日前,第七届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际会议(NENS2025)产业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和北京中关村微纳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本次产业论坛吸引了来自投资机构、技术研发机构、科技企业、联盟协会的200余人出席。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中林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纳米能源所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纳米发电机、压电电子学等领域取得众多世界领先成果,推动技术在传感网络、低空经济等领域应用。未来将拓展技术在能源、医疗等领域的产业化,期待通过本次论坛推动产研深度融合,共同助力科技成果项目落地。
主题报告环节,王中林院士的《从原创发明到新质生产力》报告,全面展示了从科学原理到产业应用的探索之路、TENG的五大应用领域科研成果和相关应用场景等内容。
会上,怀柔区科委副主任胡继龙全面介绍了怀柔科学城(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运行情况,就怀柔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聚、顶尖人才引进、产业基础及相关规划、科研配套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介绍。他表示,怀柔区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产业融合发展高地。
路演环节,六位来自纳米能源所的研究员分别以《蓝色能源技术--面向海洋物联网的摩擦纳米发电供能系统》《自驱动智能传感技术--自供能管道流体智能监测系统和自驱动电力智能传感器》《低空经济相关技术--自驱动航空器表面流态原位感知系统》《智能纺织相关技术--面向老龄化无扰式健康监测的自供能传感关键技术》《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第三代半导体(光)电子芯片》《0-1的创新发现及产业化应用》为题进行了展示,全方位展示出纳米能源所以“自驱动、低功耗”为核心特色的微纳能源技术在海洋能源、智能电网、低空安全、医疗康养等领域的科研成果。
多家企业分享了创新技术需求与应用场景。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热力管网流体自发电+监测一体化智能传感器需求,旨在解决供热管网数据感知不足等问题,实现精准调控。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寻求铁路信号设备俘能技术,以解决轨旁设备供能难题。河北伟誉医疗康养科技有限公司构建智慧养老单元,通过“智能床垫”“爬楼机器人”应对老龄化监测与出行挑战。浙江龙感科技有限公司聚焦远距离无源无线传感通信,其技术可使众多设备实现在线监测,助力安全稳定运行。这些需求展现了多领域对创新技术的迫切期待与产业发展新方向。(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春剑)
香港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